对付群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报警处理
如果群租房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2平方米,属于不合法出租,可以报警处理。
找居委会或社区及街道办处理
这些管理部门都有权利对群租房业主进行责问。
找记者或人大代表投诉
如果其他投诉不管用,可以通过找记者报道来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或者找人大代表向上一级反应来整顿处理。
明确租房合同条款
租金和押金要谈清楚、写清楚,避免使用模糊语言。明确租房日期、租房期限、租金变更方式等,详细列明出租房内原有的家具、家电等设施,并明确维修义务。
政府鼓励和社会机构参与
政府可以鼓励社会机构利用闲置房源开展居住房屋代理租赁业务,通过引入专业机构和物业服务企业来管理和规范租赁市场。
出台明确的界定标准
各地可以出台措施对群租房进行明确的界定标准,比如限制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和人均居住面积。
推动城市周边的发展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引导人口分流,减少人口密集型城市的租赁需求,从而减少群租现象的发生。
综合治理与租赁市场发展相结合
将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同时积极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提供多元化的租赁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源头治理
加强防范,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的作用,依托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有效防范群租问题的发生。
税收和市场调控
通过税收等手段对群租进行市场调控,比如对群租所得的超额利润征税,并收取高额物业管理费。
业主公约
在“业主公约”中对群租现象进行规范,提高业主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对付群租现象,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