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公司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赔偿员工:
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
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和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用人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费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大部分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生活护理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用人单位仍需承担部分责任,如五级和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赔偿项目
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而定,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和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5%到70%。
伤残津贴,按月支付,标准根据伤残等级而定,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
医疗费、康复费等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报销。
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生活护理费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协商与法律途径
工伤职工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承担相关费用。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建议:
工伤职工应尽快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便确定赔偿金额和方式。
保留好所有相关证据,如医疗诊断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等,以便在协商或法律程序中使用。
如果公司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工伤职工应要求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