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影解锁千年文脉——“强国少年说”带南京少年读懂《金陵遗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0:37:00    

9月6日下午,由南京团市委、交汇点大平台主办,南京市少工委、“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承办的“光影伙伴・少年同行”青少年观影课程活动,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智汇星空演播厅举行“金陵遗韵”专场。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等多所中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跟着镜头“穿越”进了那些藏着数千年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

活动一开场,影片《金陵遗韵》就把大家的目光牢牢吸住。昆曲婉转、绒花精巧、金箔闪亮……影片通过讲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故事,展示了古都南京非遗巧夺天工的技艺。以千年流淌的秦淮河与巍峨雄壮的紫金山为经纬,片中将历史空间和非遗技艺巧妙糅合,串起昆曲、绒花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金箔锻制技艺、云锦织造技艺六项非遗。观影过程中,同学们沉浸于惊艳的工艺,深刻感受到了非遗的深厚底蕴。来自南师附中新城小学的杨楚涵不禁感叹道:“在影片中我了解到了昆曲、金箔锻制技艺等非遗,这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作为青少年,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保护并传承这些非遗。”

观影结束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老师以“爱上家乡非遗,文化强国有我”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超有料”的导赏课。刘老师结合纪录片中的传承故事,深入解读了“活态传承”的重要意义。她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南京本地非遗项目的历史与特色,让同学们对南京非遗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的孙峻炜激动地说:“刘老师的课程生动有趣,令我印象深刻。特别是这次亲眼看到老师展示云锦的织造过程,我才真正明白它为什么被称为‘寸锦寸金’。”

最热闹的要数“非遗猜猜乐”环节!“有‘寸锦寸金’之称”“常用金银线编织”“曾用于皇家服饰”……提示词一出现,台下的小手“唰”地举成一片。同学们抢着答题,声音里满是兴奋。这一环节不仅考验了同学们对非遗知识的了解程度,更激发了他们学习非遗、探索非遗的热情。“通过今天的答题环节,我了解到了很多非遗,真是太有趣了!”来自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王芊兮分享道。

据悉,“强国少年说”是由南京团市委、市少工委与交汇点大平台、“学习强国”江苏学习联合打造的青少年思政教育品牌。2025年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在第九次全国少代会“深植中华文化的种子”的号召下,为引领青少年在文化浸润中树立民族自信,“强国少年说”策划推出青少年观影文化系列课程,通过影像这一生动载体,引领青少年触摸文化温度,传承中华文脉,系列活动后续还将推出诗词专场、足球专场两场线下活动。

活动还通过交汇点客户端同步推出“光影故事由你发声”线上征集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一起感受影像所传递的文化温度与历史厚度。如果你也是观影爱好者,如果你有影像故事想要分享,快来参与活动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舒馨 冯晓丹/文 赵亚玲/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