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天蓝云淡,援藏央企助力发展。多年来,中央企业着眼西藏所需、群众所盼,充分发挥央企优势特长,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加强产业援藏,支持西藏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水、风、光、热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增长点。
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
点亮高原光明之路
西藏和平解放前,全区电力近乎空白,拉萨仅有的小电站仅供贵族阶层享用,百万农奴生活在黑暗之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电力事业逐渐起步。1956年7月和10月,拉萨电厂和日喀则火力发电厂先后建成;1965年,纳金电站全面投产,结束了拉萨各族人民用松明子和酥油灯照明的历史。中央企业在西藏能源变革的史诗中镌刻下不朽印记。
从无到有,西藏电网经历了多次跨越。1985年,首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1994年,羊湖电站、金河电站等一批骨干电源建成;上世纪90年代末,拉萨与山南电网率先联网;21世纪初,藏中电网基本形成;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西藏实现主电网全区覆盖。
如今,西藏电网已形成以水电为主,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建成了500千伏为主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电网。
漫步雪域高原,中央企业援建的能源项目星罗棋布:水电站大坝如巨龙横卧、风电机组列阵而立、光伏电板如蓝色星河铺展。
开启能源转型新篇章:
清洁能源崛起
那曲市地热资源丰富,中化学生态水利建设有限公司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改造供热系统,实现清洁能源供暖,减少碳排放。近年来,自治区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一基地、两示范”的发展新格局,西藏清洁能源步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中国华能作为第一家发电央企于2004年入藏,2014年11月,西藏电力发展史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华能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多年来,华能在藏清洁能源装机突破百万千瓦,在建装机328万千瓦,累计投资435.42亿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
中国华电聚焦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金沙江上游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和藏中清洁能源基地。2021年,西藏最大内需水电站——大古水电站实现“一年四投、当年全投”;2022年,西藏最大外送水电站——苏洼龙水电站投产。
国网西藏电力推动西藏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联合发电企业形成40余项共建意向项目,完成清洁电能外送17.91亿千瓦时,覆盖全国多地,减排二氧化碳约137万吨,全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9%,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省级电网。
目前,全区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已建、在建装机容量接近3000万千瓦。今年1至6月,累计完成电网投资23.15亿元,同比增长48%;并网发电量69.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7%以上;全社会用电量近84.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4%……我区清洁能源产业呈现出高位发展良好态势。
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赋能高原经济发展
中央企业把产业援藏作为增强西藏“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围绕“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争当能源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充分发挥西藏资源优势,交出一份份优秀答卷。
——国家电投西藏定结县5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带动群众增收;
——国家能源集团色尼区吉措风电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工布中广核光储电站采用牧光互补模式,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
——中广核挺进阿里地区噶尔县,构建清洁能源产业新格局;
——中车山南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投产,推动西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中央企业在藏累计完成投资近1458亿元,缴纳税费近115亿元。
从“牛粪燃料”到“多能互补”,从“孤网历史”到“光明长路”,中央企业在“世界屋脊”不断书写着能源传奇与发展新篇章,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