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大家说 | 赵家珍:以古琴雅集音乐会为媒介 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4:51:0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家珍接受记者采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昂 长沙报道

青砖黛瓦间,弦音穿透百年光阴,雕梁画栋下,古韵漫过千年时光。

5月5日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家珍携传世古琴,与7位艺术家联袂演出,在长沙文化地标天心阁奏响“天心阁下,古调今弹”古琴雅集音乐会。

当压轴曲目《春风》的琴音漫卷而来,赵家珍以指为笔,以弦为墨,琴声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珠落玉盘,余音袅袅间,听众屏息凝神,沉浸享受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天心阁就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的赞誉。赵家珍携明代传世古琴“晓鸿”登场弹奏,数百年前的丝弦与这座历经沧桑的楼阁相遇,于悠悠琴声中显影出百年来文人墨客登临咏叹的叠影。

此时此刻,古阁、古琴、古韵,浑然一体。

“天心阁下,古调今弹”古琴雅集音乐会现场。

“这是我第三次登临天心阁,能在这里举办雅集音乐会,既感动更感慨。”谈及演出感受,赵家珍眼中流露出一丝动容,“这里的氛围很特别,历史仿佛就流淌在空气里。不同于音乐厅的严肃,天心阁让琴音与这里的人文自然景观相互交融,每一曲都像在与古城长沙对话。”

在赵家珍看来,此次雅集音乐会借助“文化+旅游”的形式,让观众在游览中邂逅古琴艺术,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赵家珍坦言,自己举办小型户外音乐会的次数并不多,尤其是在这样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阁下演奏,感受截然不同。

“音乐厅里,琴声是纯粹的、独立的;而在这里,琴音似乎唤醒了沉睡的砖石,每一段旋律都带着岁月的回响,观众的眼神里也不只是聆听,更是一种沉浸式的共鸣。” 赵家珍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很多言语无法表达的意境,在这古老的楼阁之下,借助袅袅琴音反而能更自然地流淌。

自小钟情古琴艺术的赵家珍,启蒙于古琴演奏名家龚一先生,师承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数十载的琴学修养赋予了她较强的艺术感受力与表达力。她认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需要具备将个人情感转化为集体共鸣的能力,“我将自己对天心阁、古长沙的理解融入琴曲,希望加深大家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和认识。”

赵家珍与打击乐演奏家李聪农联袂演出。

古琴至今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士无故不撤琴瑟”的雅乐正器,这与同样有着三千年文明积淀、素有“屈贾之乡”之称的湖湘文化厚重承载地——长沙,是如此地相得益彰。透过一场古琴音乐会,让今人在丝弦震颤间,似乎仍能触摸到那个文人雅集、弦歌不辍的潇湘盛景。

“在现代,古琴雅集已经成为古琴文化推广和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期待在长沙、在天心区举办更多的古琴雅集活动,方便琴友交流心得、互相学习的同时,进一步传播和弘扬古琴文化。”赵家珍说,古琴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需要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发展,让古琴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暮色渐临,天心阁下的璀璨灯光次第亮起,琴韵在晚风中悠扬飘荡,激起更多关于这座古城的美好想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