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体温计发出警报:本世纪末或将失去80%冰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2:44:00    

在尼泊尔语中,珠穆朗玛峰被称为“萨加玛塔峰”。近日,首届 “萨加玛塔对话”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落下帷幕。这场国际会议以 “气候变化、山地与人类的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全球气候专家、政策制定者和环保组织代表,共同探讨山地生态系统在气候危机中的脆弱性及应对之策。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称,尼泊尔在过去30年已失去三分之一山地冰川,喜马拉雅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世人面前: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减少,正让尼泊尔等山地国家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自1975年有记录以来,全球冰川的融化累计达到9000亿吨。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大量冰川彻底消失。而在尼泊尔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情况更为危急。在2011-2020年间,喜马拉雅地区冰川消融速度加快了65%,预计本世纪末将失去80%的冰川。以尼泊尔朗塘地区雅拉冰川为例,其面积自1974年以来大幅缩减,预计20至25年内将消失,成为全球冰川消亡名单的“濒危成员”。

冰川消融不仅是山地国家的问题,更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据悉,冰川消融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成为仅次于海洋升温的第二大诱因。冰川消融打破了水资源平衡,改变了河流水文特征。一方面,短期内可能导致洪水泛滥,威胁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2013年春天,尼泊尔西部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庄稼减产,粮食危机加剧,然而到了该年6月,该地区却又因异常猛烈的季风雨引发了严重的洪水。另一方面,尼泊尔等山地国家大多依赖高山冰川融水作为主要的水资源来源。随着冰川的不断退缩,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在尼泊尔,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开始面临用水困难,村民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水源。

冰川消融还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风险。冰川消融使得尼泊尔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冰川融化形成的冰川湖也在不断增多和扩大,这些冰川湖一旦决堤,将会引发洪水,淹没下游的村庄和农田。

生态危机之外,冰川消融带来的社会影响同样迫切。对于尼泊尔等山地国家来说,旅游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减少、极端气候事件增加以及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以珠穆朗玛峰为例,由于冰川融化,尼泊尔旅游局已计划将大本营向南搬迁200至400米至较低海拔地区。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旅游运营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登山体验。此外,频繁的极端天气使得登山活动的安全性大大降低,许多登山爱好者因担忧安全问题而取消行程。

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在加剧社会不平等。尼泊尔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使得农作物减产,农民收入减少。在一些贫困地区,为了应对食物短缺,许多女孩被迫辍学或早早出嫁,这对当地的教育和女性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2025年为首个国际冰川保护年,标志着全球对冰川危机的认知升级。正如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主任迈克尔·曾普所言:“冰川消融是气候危机的‘体温计’,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未来将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对尼泊尔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国际承诺转化为基层实践——如扩大冰川湖排水工程、推广耐旱作物种植、发展低碳生态旅游。而对于全球社会而言,正视“山地生态安全是人类共同遗产”的事实,打破“气候责任分摊”的政治僵局,或许才是避免更多“萨加玛塔峰”陷入危机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