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在王家沟河谷,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拉运垃圾。(全媒体记者唐红梅摄)

5月19日,在王家沟河谷,白鸟湖街道的志愿者在捡拾垃圾。(全媒体记者唐红梅摄)

5月19日,王家沟河谷的局部景观。(全媒体记者唐红梅摄)

5月19日,在王家沟河谷,游客露营留下的野炊痕迹。(全媒体记者唐红梅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唐红梅)晨光中的王家沟河谷沁人心脾——粉红色穗状的怪柳点缀两岸,微风轻拂;沙枣花香气扑鼻;梭梭树银灰的枝叶与翠绿的芦苇交织成天然屏障;潺潺流水在碎石间流淌,仿佛诉说着初夏的故事……
沿着河道前行,美景骤然被撕裂:河道两侧丛林里,破损的木制和藤编座椅东倒西歪;白酒包装盒、啤酒瓶、塑料袋随意丢弃;调味品包装袋、一次性餐盒和卫生筷成堆,蝇虫在发霉的食物残渣中爬行……
不远处,上百名志愿者拿着夹子、袋子捡拾垃圾,城管部门的皮卡车忙碌着往外运送。2个小时,捡拾垃圾约500公斤,拉运了15车。这样的清理场景,对于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白鸟湖街道、周边高校和国企来说,近期捡拾垃圾已是常态,但垃圾依旧屡捡不止。
作为一处天然形成的景观带,王家沟河谷目前主要用于泄洪。然而,一些游客前来自驾露营,车辆碾压植被,在河道边生火烧烤,留下成堆垃圾,保护王家沟河谷迫在眉睫。
现状
志愿者持续清理河谷垃圾
近日,眼界12345问政平台多次接到市民反映,在经开区(头屯河区)万盛大桥下的王家沟河谷,有人驾车露营,车辆碾压植被和河道,损坏植被,还有人在河谷洗车、在河道边烧烤,孩子在河谷戏水,均存在安全隐患。
5月19日,记者从白鸟湖街道鸣谷路一处斜坡下行至王家沟河谷实地探访。刚到斜坡处,就有公告牌提示:“汛期来临,易发山洪,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王家沟湿地周边严禁开展洗车、露营、野炊、烧烤等活动,请广大市民朋友们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监督公共安全秩序。”这是由白鸟湖街道和白鸟湖派出所联合设置的。另一块公告牌上写着:“进入王家沟河谷,严禁违法用火,禁止烧烤、禁止焚烧垃圾、禁止乱挖乱倒,违者依法严惩。”
走入河谷,宽窄不一、高低不平的河床中有潺潺流水,顺着河道行走,水流速度各异,有些区域干旱缺水,有些区域积水较深。通过大树露出的盘结交错的树根可见,这里水位曾经至少有两米多深,泥土被洪水冲刷后露出树根。
走访中,记者看到几处用石头搭建的简易灶,留下未燃尽的树枝和草灰,周边还有干枯树枝,对岸有游客支起桌子露营就餐。此时,几名志愿者正在捡拾垃圾。
“我们每周都来这里捡拾垃圾,最近垃圾多是一次性餐盒和筷子,应该是游客露营留下的。”白鸟湖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李迪说,河谷面积大,每次捡拾垃圾需要数十人。
记者从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和白鸟湖街道了解到,除日常捡拾垃圾外,自4月9日乌鲁木齐市2025年春季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启动以来,还多次集中整治此处的环境卫生,目前仍在持续进行。
“我们对王家沟河谷的环境卫生治理将形成长效机制。”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市容管理站副站长马忠仁说,王家沟河谷狭长、面积大,游客进入随机性强,给环境保护增加了难度,将继续联合白鸟湖街道、周边高校、企业以及居民、志愿者共同参与保护。
警示
下雨天河道存在安全隐患
王家沟河谷是天然形成的河谷,其流域经过乌鲁木齐县、兵团第十二师、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多地,涉及经开区(头屯河区)的范围是从S105公路到乌昌辅道共25.1公里河道。
5月19日17时40分左右突降大雨,记者沿河道往外跑,由于河谷未修堤坝,高低不平,几次险些绊倒。一些河道壁泥土松软,下雨后湿滑,稍有不慎就会滑倒。
18时左右,雨越下越大,一些在此作业和露营的车辆往斜坡上方行驶,路面打滑,车辆行驶缓慢。
市公安局经开区(头屯河区)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凯龙说,游客在此露营点火烧烤存在火灾隐患,此处未设立交通标识牌,车辆大量涌入,坡道狭窄,存在交通隐患,遇到下雨天或突发洪水,游客躲避不及后果不堪设想。下一步,周边派出所将联合交警部门在此疏导、提醒市民及游客。
经开区(头屯河区)建设局河湖管理中心(水利管理站)主任(站长)梁国成介绍,王家沟河谷曾发生过洪水,每次下大雨前,该中心都会向周边街道、社区、单位发布防洪预警。按照乌鲁木齐市河湖长巡查制度要求,三级湖长日常在王家沟河谷开展巡查,重点巡查非法采砂、非法排污及其他非法违法涉湖(河)行为。
今年,经开区(头屯河区)将推进王家沟河谷治理,主要对河岸凹岸面进行混凝土护岸工程和凸岸面修复,预计7月开工,年底完工。
“这项工程完工后,万盛大桥下的王家沟河谷可达到过流124.2立方米/秒的20年一遇洪水标准,防洪能力大幅提升,河岸周边生态环境逐步趋优,功能进一步完善。”梁国成说。
规划
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
对于经开区(头屯河区)来说,若小绿谷是绿色心脏,那么王家沟河谷就如绿色大动脉,河谷的植被与水体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局部气候,形成独特的“水、草、林、山”微气候环境。
近年来,经开区(头屯河区)白鸟湖片区遵循“生态+景观+产业”融合理念,依据自然风貌与资源条件,初步构建“一谷、三湖、五山”的生态格局,为城市生态发展奠定基础,王家沟河谷对周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经开区(头屯河区)园林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宋炜介绍,近年来,王家沟河谷两岸通过生态修复和自然保育,为多种生物提供适宜栖息繁衍空间,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发展。未来将重点依托“五山”绿化成果,在白鸟湖片区打造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生态绿地系统,提升区域生态品质。
王家沟河谷作为规划重点区域,将通过科学有效的生态修复和自然保育,使其生态系统充分恢复提升,为居民创造更优质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使白鸟湖片区成为乌鲁木齐亮丽的绿色新“名片”。
对于市民和游客来说,期待有山有水有树的休闲场所。为此,经开区(头屯河区)在保护生态前提下,推进王家沟河谷生态治理和农文旅产业融合,未来将沿王家沟河谷南北向线型布局,包括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沿河两岸和谷底建设生态缓冲带,构建水系,绿化植被,还将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和四季旅游项目。
经开区(头屯河区)发改委党组书记陆万辉介绍,将通过持续优化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区域吸引力和居民幸福感,逐步将白鸟湖宜居康养功能区发展成为生态友好、产城融合、医养结合的现代化示范区域。
多说一句
呵护自然莫让美景蒙尘
踏入王家沟河谷,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沙枣花香丝丝缕缕萦绕鼻尖,怪柳轻摇,流水潺潺,鸟鸣清脆。
那一刻,我真切理解了人们对这片自然之地的喜爱——在缺水的乌鲁木齐,这样有山有水有树的地方,谁能不为之倾心?
然而,越往深处走,心情愈发沉重。露出树根的大树沉默伫立,未燃尽的木棒横七竖八,白色的餐盒、酒瓶在绿草间格外刺眼。
初夏的美景与垃圾遍布的场景交织,刺痛着双眼。
志愿者上前轻声劝导露营的游客带走垃圾,对方却置若罔闻,继续谈笑风生。
那一刻,流水的声音仿佛都带着控诉,控诉人类对自然的轻视与伤害。
一株成熟的梭梭,需5年扎根才能固定10平方米沙土。可当游客在梭梭树下烧烤时,是否想过,他们留下的不只是垃圾,更是对自然的漠视。
被碾压的植被、裸露的树根,那是生态失衡的预警信号。
我们总把自然当作无尽的游乐场,肆意索取,却忘了敬畏,忘了它也需要休养生息。
保护王家沟河谷,是给自然喘息之机,也是为我们自己留存一方诗意栖居地。
相关部门、街道、社区、企业与社会力量已在行动。
或许,未来可以尝试“生态驾照”“智能监测”等举措,建立“生态信用”体系,让破坏者承担修复成本。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踏入这片土地时,铭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回忆,什么也别带走”。
让每一次亲近自然,都成为呵护而非伤害,这是我们对自然应有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责任。(全媒体记者唐红梅)
征集令
即日起,眼界12345问政平台特别推出“大家来‘找茬’环境卫生随手拍”专题。无论您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居住小区,只要发现乌鲁木齐市存在环境“脏乱差”问题,都可以随时用手机记录下来,登录眼界新闻客户端,在问政平台上传文字、图片或视频,也可以直接拨打热线0991—2628119进行反映。
我们会安排记者对您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并及时交由属地或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处理,同时及时公布处理进程和处理结果,并在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平台开设《城市啄木鸟》专栏进行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