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莲

睡莲

荷花
盛夏七月,太原各大公园的水面已然或即将铺开三种神奇的“水生画卷”:荷花亭亭玉立,睡莲昼开夜合,王莲一叶当舟。三种植物虽都是水生植物,看着也颇为相似,但实际上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远,甚至可以说是“互不搭嘎”。市公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雨菲从植物分类、生态特性到文化符号等方面,为广大游客解密公园里的“水上三仙”。
植物分类不一家 挺水浮水差别大
荷花(莲花)作为莲科莲属的唯一代表,是三者中唯一能挺水而立的物种。它的花朵傲然离水30厘米以上,凋谢后结成莲蓬,地下更孕育着多节的藕。
睡莲则隶属睡莲科睡莲属,是水面上的优雅舞者,每日正午准时舒展花瓣,傍晚则悄然闭合。叶片平贴水面,边缘带V形缺口,如同一个导流槽。最特别的是它的块状根茎——形似生姜,却无法形成藕节,这解释了为何菜市场只见莲藕,不见“睡莲藕”。
王莲虽与睡莲同科,但因其惊人的体型、体魄而独树一帜,是为王莲属。它的花朵堪称自然界的“变色龙”,初夜绽放纯白吸引甲虫,次日转为粉红招引蜜蜂,第三日深红沉入水底完成传粉,堪称生存策略的巅峰之作。
生态角色不一样 文化意象有差异
这三类植物在太原公园生态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荷花是“水质净化专家”;睡莲如“天然遮阳伞”,密集浮叶能抑制藻类爆发;而王莲则像“水鸟停机坪”,巨叶为鸟类提供歇脚点。
除了生态角色不同,三者的文化意象也有很大差异:荷花自古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誉,象征高洁清廉,佛教中步步生莲的正是它;睡莲则更多承载了西方艺术灵魂,莫奈上百幅的《睡莲》,折射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当时当令正绽放 三个公园最经典
当下,玉门河公园鹭池中漂浮着大片荷叶,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荷花向游客展示着最美丽的姿态。荷花的芬芳馥郁温和,尤其微风拂过,荷叶荷花摇曳生姿,如诗如画。
6月至今,晋阳湖南岸6万余株睡莲铺展成巨幅“水上花毯”,沿湖西行,可见睡莲贴水绽放如盏盏河灯,随波轻颤;芦苇荡沙沙摇曳,与远山碧波共绘生态水墨长卷。湖中鱼群嬉戏莲叶,水鸟掠空,野鸽翩飞,诠释“莲动下渔舟”的诗意。
再有十几天,迎泽公园泽众书院龙池内,王莲将盛放,“善变女神”将英姿再现。记者 刘晓亮 文/摄
来源: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