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转型与发展?300余所高校在济研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3:43:00    

5月22日,“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图书馆转型与发展:探索‘十五五’规划背景下的创新路径”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联合承办,来自310所高校的业界学界专家学者、馆员代表等800余人共襄学术盛宴。

出席开幕式的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易凡介绍了山东大学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数字化赋能新路径方面的具体做法。他说,人工智能不仅在重塑着知识的生产传播方式,更重构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底层逻辑。面向“十五五”新征程,高校图书馆要筑牢以国家使命为方向的转型思想,从“知识仓库”向“创新引擎”进化,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智慧基座。山东大学始终将图书馆建设视为“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基石。图书馆应当构建以创新驱动为路径的智慧化发展能力;以责任担当凝聚合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服务。

与会的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龙岐表示,人工智能对图书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未来学习的核心本质上是能力培养,超星集团愿与全国图书馆同仁一道,携手探索AI时代图书馆的转型之路,共同书写智慧知识服务的新篇章。

开幕式后举办了山大人学习中心、山东大学经济学AI知识库、AI馆员发布仪式。

专家报告环节,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山东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程川生,超星集团南京研究院院长王进、上海研究院院长宋志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斌,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韩召颖,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张盛兵,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波,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蕾,四川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盛强等10位专家,围绕高校图书馆“十五五”发展规划、图书馆智慧服务变革创新等内容进行分享交流。

本次会议聚焦于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十五五”规划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相关要求,为探索高校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路径与服务模式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王原 通讯员 丛霄逸 李洁 谭海燕 姚心婧)

相关文章